
王慧珠:新冠肺炎檢測 生物安全萬無一失
“我有一些生物安全的經(jīng)驗,,盡力的多做工作,希望多救治患者,希望同事們戰(zhàn)役結束后都能健康平安,。”這是王慧珠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,。
科里的定海神針
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,北京地壇醫(yī)院檢驗科的同志們都很淡定,、從容,。那是因為多年來從事傳染病檢測的他們,經(jīng)歷過SARS,、禽流感,、鼠疫等的考驗,早已經(jīng)練就了“防護意識深入人心,,日常工作生物安全防護到位,,生物安全浸透在每個工作細節(jié)”的看家本領。尤其是檢驗科還有一枚定海神針——王慧珠擔任組長的生物安全組,。
王慧珠自大學臨床檢驗專業(yè)畢業(yè)后就一直在北京地壇醫(yī)院工作,,從事微生物專業(yè)18年,現(xiàn)任微生物組組長,,同時兼任科里生物安全組及教學組組長,,專業(yè)水準高、經(jīng)驗豐富,。地壇醫(yī)院連續(xù)兩年被北京市醫(yī)院管理局列為市屬22家醫(yī)院生物安全示范院,,離不開王慧珠帶領的生物安全小組做的大量細致的工作,。
戰(zhàn)役打響前,,靠前籌劃
新冠疫情之初,雖然開始只是波及武漢,,北京并沒有病例出現(xiàn),,但是王慧珠憑著多年做生物安全工作的經(jīng)驗,感覺到事態(tài)的嚴重性,。從1月初開始有條不紊的做醫(yī)院收治新冠患者的檢測準備工作,。她帶領安全組建立初步的應急預案,特別是與科室主任及核心組成員共同討論啟動P2+實驗室的可行性以及啟動之后人員的安排,,同時與臨床科室討論開展哪些檢測項目,,組織相關班組對檢測儀器的使用進行多次強化培訓,確保啟動P2+實驗室后大家都能熟練使用,。
部分新冠患者除了要進行核酸檢測外,,還需要進行一些常規(guī)檢測。為更好地滿足臨床需求,,王慧珠與檢驗科人員一起把常規(guī)檢測的儀器搬到P2+實驗室,,對儀器進行調試并進行LIS的連接,還請來院感專家一起到P2+實驗室現(xiàn)場查看,,探討檢測流程,。
王慧珠拖著幾天前崴傷的腳,,一瘸一拐多次帶領實驗人員現(xiàn)場確認進入P2+實驗室流程、標本轉運路線,、如何穿脫防護用品,、廢棄物的處理等等。
緊急啟動P2+,,她首先進入
1月18日是個周六,,王慧珠參加了北京市衛(wèi)生健康委科教處舉辦的《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》的培訓。參考科室之前的MERS的風險評估,,當天晚上她就根據(jù)指南要求制定了新冠檢測流程,,包括標本轉運流程、每個檢測項目如何操作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,、廢棄物的處理等等,。第二天是星期日,她又連續(xù)兩天對全科人員進行培訓,,確保每一個人都知曉,。
培訓尚未塵埃落定,周一一大早7點20分,,一名疑似患者的血常規(guī)標本就來了,,她毫不猶豫與同事孫繼云一起進入了P2+實驗室。在檢測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LIS傳輸存在問題,,她立即與信息中心聯(lián)系要求對P2+實驗室的儀器進行進一步的測試,,確保萬無一失。
當晚下班后的回家路上,,她突然接到通知,,“今晚有新冠患者轉入地壇醫(yī)院,需要緊急啟動P2+實驗室,,準備為入院的新冠感染者做檢測,。”沒有猶豫調轉車頭,,她與大家一起奔向P2+實驗室,,為檢測做準備工作。這一晚他們?yōu)樾鹿诓∪颂峁└喂?、腎功,、血常規(guī)、尿常規(guī),、凝血四項等將近三十余項檢測,。
生物安全重在細節(jié)
轉運標本怎么送,由誰送,送到哪里,,由誰接收,,接收后怎樣送到檢測實驗室,放到哪里,,怎樣通知檢測人員標本已到,,檢測人員在哪里取出標本,如何取出,,醫(yī)療廢棄物的袋子用幾個,,袋口怎樣系,實驗室如何終末消毒等等,。
生物安全事無巨細,。經(jīng)過王慧珠的培訓,大家心里有了底,,按部就班工作起來,。可她還不放心,會經(jīng)常檢查,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,會毫不留情地進行批評。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:“環(huán)境是大家創(chuàng)造的,,一個人一步做不到位都會造成實驗環(huán)境污染,。”正是有了王慧珠的嚴格要求,檢驗科新冠核酸檢測工作才能做到萬無一失,。
除此之外,,王慧珠還帶領安全組編輯了《新型冠狀病毒生物安全風險評估》,《北京地壇醫(yī)院檢驗科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處置流程》 ,、《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朝陽CDC標本傳送流程》,、《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流程(原門急診)》,、《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預案》等,,為疫情防控檢測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滿足臨床,,她還在努力
隨著病人的增多,,由于P2+實驗室條件所限,有的檢測項目無法開展,,但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,,開展更多的檢測項目,為臨床提供全方位的數(shù)據(jù),,她跟科室主任及核心組成員一起探討,,想到隔離出微負壓獨立實驗區(qū)改造門急診化驗室的辦法,并請院感、基建部門人員一起論證可行性,。最終在基建的大力配合下,,2天時間將門急診化驗室改造成了新冠實驗室。
2月2日,,“新冠實驗室”開始接收標本檢測了,,這次檢測范圍擴大到肝功、腎功,、心肌酶譜,、PCT、凝血六項,、血沉,、包括淋巴細胞亞群檢在內的多達80余項,極大的滿足了新冠患者診療需求,。
隨著工作的開展,,王慧珠協(xié)助主任王雅杰撰寫外檢請示函,并與主任赴國家CDC進行全方位溝通,,敲定標本培養(yǎng)工作,,對全市新冠患者特別是危重患者診療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正是有王慧珠這樣嚴謹,、無私的一批檢驗人的努力,,才讓地壇醫(yī)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檢驗工作滿足臨床救治的需求。每個患者成功救治的背后,,都有他們辛勤的付出,、智慧的努力!
上一篇: 我們眼中的最美逆行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