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湯藥如何祛苦
作者:高燕菁
現(xiàn)在的人講究調(diào)理,,除了飲食,、保健,,還充分利用了祖國傳統(tǒng)醫(yī)學推拿,、按摩,、針灸、理療,,甚至中草藥。喝過中藥湯劑的朋友都知道,,那味道酸甜苦辣澀混合在一起,,嗅覺,、味覺都得暈厥。中藥湯劑確實對各種虛癥有調(diào)理作用,。如何祛苦呢,?請看下文:
1、中藥祛苦六法
(1)掌握服藥黃金時間
一個在上午8時至10時,,一個在下午2時至3時,。苦味中藥可在飯后上述時間內(nèi)服用,。
(2)掌握藥液溫度
苦味中藥湯液的溫度應(yīng)控制在15℃至37℃,。
(3)掌握含、咽部位
藥液入口后,,最好迅速含貯于舌根部,,自然咽下,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咽下,。
(4)掌握服藥速度
苦味中藥的服用力求干凈利落,,轉(zhuǎn)瞬即逝。
(5)服藥后喝適量溫開水
既有利于胃腸道對藥液的吸收,,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液的苦味,。
(6)添加調(diào)味品
在苦味藥液中加入蜂蜜、蔗糖等,,但對黃連,、膽草之類,盡量少用或不用調(diào)味品,。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,、大棗之類調(diào)和。
2,、服藥用水的講究
(1)六味地黃丸是常用的中成藥,,通常人們會用溫開水送服。其實,,最好的方法是用溫的淡鹽水,。六味地黃丸用淡鹽水送服,就是中藥與藥引的配伍,。食鹽也是一味中藥,,其味咸性寒,有清火,、涼血,、解毒的作用。因其味咸,可引藥入腎,,所以可以作為藥引,,幫助六味地黃丸直達病變處,更好地發(fā)揮補腎的作用,。其他宜用淡鹽水送服的中成藥還有:金鎖固精丸,、四神丸、黑錫丹,、大補陰丸,、左歸丸、左磁丸,、虎潛丸等,,多為治療腎虛的藥物。
(2)峰蜜水送服:蜂蜜水有潤肺止咳,、潤腸通便等功效,,服用百合固金丸、麻仁丸,、潤腸丸,、養(yǎng)陰清肺丸、清肺抑火丸等可用蜂蜜水送服,,但糖尿病患者不要用蜂蜜水送服,。
(3)紅棗湯送服:紅棗湯有補中益氣、緩和藥性等功效,。一般用紅棗五至十顆,,用水煎湯送服,如送服歸脾丸,。
(4)在服用藿香正氣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療胃痛,、嘔吐等癥時,可采用生姜煎湯送服,,以增強藥效,;痛經(jīng)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宮丸時,可用溫熱的紅糖水送服,,以增強藥物散寒活血的作用,;在服用大活絡(luò)丸治療中風偏癱、口眼歪斜時,,為了增加藥物活血通絡(luò)的功效,,可用黃酒送服。
(5)礦泉水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遍了,,但用礦泉水送藥其實是不科學的,。因為其中存在一些礦物質(zhì)和金屬離子對有些藥物也會有影響,。所以盡量不要用礦泉水送服。
3,、根據(jù)人體自身固有的時間節(jié)律,,擇時用藥,以發(fā)揮更好的治療效果,。
(1)目前中藥服法普遍沿用一日一劑,上下午分服的方法,,從時間治療學看不盡合理,。溫病學家葉天士在擇時服藥方面提出:“早溫。腎陽,、午健脾陽,、暮進純甘清燥、臥寧心神’,,等典范性溫病醫(yī)案,。早服金匱腎氣丸;中服香砂六君子丸,、加味保和丸,,健脾丸;晚服六味地黃丸,,滋陰養(yǎng)血藥宜人夜服,。
(2)辨證屬陰虛的病證,使用補陰藥可安排于傍晚一次服藥,。陽虛病人使用補陽藥可考慮在清晨一次服用,,以簡化給藥次數(shù),增強和提高療效,。腎臟疾病則可考慮下午五時左右用藥,。
上一篇: 嬰幼兒得了濕疹怎么辦
下一篇: 爬山時應(yīng)注意哪些,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