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夏至飲食起居調(diào)理
作者:吳淑云
2021年6月21日是夏至,。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運行至黃經(jīng)90度為夏至,,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,,幾乎直射北回歸線,,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,。夏至之后,,陰氣始生,,陽氣開始衰退。
一、夏至后的天氣變化:
1,、對流天氣
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,,空氣對流旺盛,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,。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,,降雨范圍小,人們稱“夏雨隔田坎”,。
2,、暴雨天氣
夏至期間中國大部分地區(qū)氣溫較高,日照充足,,作物生長很快,,生理和生態(tài)需水均較多。
3,、江淮梅雨
夏至時節(jié)正是江淮一帶的“梅雨”季節(jié),,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,空氣非常潮濕,,冷,、暖空氣團在這里交匯,并形成一道低壓槽,,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,。在這樣的天氣下,器物發(fā)霉,,人體也覺得不舒服,,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,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,。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衛(wèi)生,,盡量不吃生冷食物,防止傳染病發(fā)生和傳播,。
4,、高溫桑拿
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(fā)的多,故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(nèi),,氣溫將繼續(xù)升高,。
“冬至餃子夏至面”的說法,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(qū)的重要習俗,。因夏至新麥已經(jīng)登場,,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
1,、起居調(diào)養(yǎng)
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,,宜晚睡早起,。合理安排午休時間,一為避免炎熱之勢,,二可恢復疲勞之感,。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,不僅可以洗掉汗水,、污垢,,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,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,。另外,,夏日炎熱,腠理開泄,,易受風寒濕邪侵襲,,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,有空調(diào)的房間,,室內(nèi)外溫差不宜過大,,更不宜夜晚露宿。
夏至前后人們身體明顯感覺疲乏燥熱和心悸氣短,,食欲也會明顯下降。遵循以下幾條養(yǎng)生原則,,愉快平安度夏,。
(1)晚睡早起中午打個盹
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(jié),要順應陽盛于外的特點,,注意保護陽氣,,力爭每天午睡半小時左右,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(tài),。
飲食清淡多吃點“苦”
(2)適宜的瓜果菜蔬
炎熱季節(jié)飲食應清淡為宜,,早晚喝點粥,可以生津止渴,,補養(yǎng)身體,。同時,蘋果,、葡萄,、木瓜、枇杷這類平和的水果適合各種體質(zhì)的人享用,;除了飲食清淡,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,、清涼解暑,、促進食欲等作用,,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,如苦瓜,、香菜等,。
(3)深呼吸整節(jié)情緒
夏天氣溫高,容易使人煩躁或倦怠,,所以要保持神清氣和,,快樂歡暢,心胸寬闊,。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,,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,培養(yǎng)樂觀外向的性格,,以利于氣脈的通泄,。切忌情緒大起大落、為小事大發(fā)脾氣,,以免加重甚至誘發(fā)心臟病,。
夏季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,,場地選擇在河湖水邊,、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。鍛煉的項目以散步,、慢跑,、太極拳、廣播操為好,。若運動過激,,可導致大汗淋漓,汗泄太多,,不但傷陰氣,,也會損陽氣,還易中暑,。所以,,夏至養(yǎng)生歌謠:夏至心靜自然涼,晚睡早起午休躺,。暑傷津氣炎熱防,,切忌飲食過寒涼。神清氣和胸寬暢,,戶外防曬講著裝,。
上一篇: 為什么要全球禁毒
下一篇: 從小保持“三健”終身做健康達人